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開發區與500強企業互動交流,加快推進外資招大引強,12月9日,由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指導,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長江經濟帶國家級經開區協同發展聯盟、安徽省商務廳共同在線主辦“第九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在安徽合肥舉行。
本屆活動以“新格局、新動能、新模式:十四五時期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和投資機遇”為主題,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和地方發展需求,解讀全國利用外資最新政策,探討經開區低碳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外資企業投資選址、后疫情時代招商引資經驗等熱點議題,蘇伊士集團、施耐德電氣、聯合利華等10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與中外知名企業高管代表,14家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外國商協會,以及部分國家級及其他開發區代表近400余人通過線上及線下形式參加本次活動。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局長劉殿勛在致辭中表示,當前百年變局和新冠疫情相互交織,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國政府堅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全方位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向全球投資者展現了中國獨特的投資價值。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4%,表明中國市場對外資依然保持較強吸引力。劉殿勛強調,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相信外資企業在華投資將會迎來更優化的環境。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副司長王亞介紹了新發展格局下全國利用外資最新政策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情況。
安徽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方旭在致辭中表示,安徽日新月異的發展成果,為500強企業在安徽深化合作拓展了新空間。安徽加快由內陸腹地向改革開放新高地轉變,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將為世界500強等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目前已有89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安徽設立了170家外資企業;安徽現有4064家外資企業,以全省企業類市場主體的千分之二的比重,貢獻了全省25%進出口、7%的稅收,有效推動了安徽高水平開放,也獲得了企業高效益的回報。方旭指出,安徽能級躍升的開放平臺,為500強企業在安徽投資貿易夯實了新載體。安徽加快推動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13個國家級經開區、5個綜保區、5個B保、6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各類開放平臺提質擴量和增效,這些高能級開放平臺將為世界500強企業在安徽大展宏圖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方旭強調,安徽貼心暖心的營商環境,為500強企業在皖創新創業構筑了新的高地。安徽堅持“一改兩為五做到”,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強化政策服務,提供貼心服務,開展全程服務,大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看好安徽、落戶安徽。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明在致辭中表示,今天的合肥已成為海內外客商投資創業和攜手發展的首選地,相繼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經貿合作,49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在合肥設立了70家企業。此次“第九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為包括合肥經開區在內的開發區和500強企業積極搶抓對外開放新機遇搭建了重要交流平臺。
活動現場,長江經濟帶國家級經開區協同發展聯盟理事長單位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副總經理方銀兒介紹了聯盟相關情況。合肥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綜保區管理局局長張露與蘇伊士環境科技大中華區總裁張軍、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王潔圍繞“開發區在低碳化、智能化轉型升級中為外資企業帶來的投資機遇”進行主題對話,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吳孝水、合肥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文利分別同丹納赫集團、陶朗集團及江寧經開區、宜賓臨港經開區圍繞“面對引資難、項目落地難等招商痛點,傾聽外資企業關于投資選址的重點考量”、“后疫情時代,地方招商引資經驗做法的分享互鑒”進行探討交流。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江淮汽車“十四五”時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發展規劃、大陸集團安徽智能網聯和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的創新與突破等產業對接與問答活動。
文章來源|安徽商務
所轉載圖文來源于網絡,僅供讀者參閱交流,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立場觀點;所轉載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